为进一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学院特举办国际中文教育“砺学”博士讲堂,为海内外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优秀年轻博士提供一个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平台。11 月 6日晚,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讲师孙琳博士为讲堂开讲,作了题为《汉教硕士生实践性知识生成个案研究及展望》的学术分享。本次讲座为“砺学”博士讲堂的第一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由welcome皇冠地址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华侨华人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浙师大)研究中心举办,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岩博士主持,吸引了数百名高校师生参与。


       讲座伊始,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院长王辉教授就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砺学“博士讲堂创办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阐述系列讲座的开办宗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学术交流,创造海内外年轻博士展示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



       讲座中,孙琳博士通过分享博士论文选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同伴辅导中的实践性知识生成个案研究》,详细介绍了如何探究汉教硕士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论文以恩格斯托姆的活动理论模型为分析框架,探究了影响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关键因素。



       此外,孙琳博士还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数据整理分析等环节作了详细阐释,提出对疫情时代进一步加强对线上教育实践研究的展望。研究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积极探讨。在分享结束后的交流环节,孙琳博士细致回应了与会师生的提问,帮助大家解决了质性个案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本次讲座立足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贴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教育实践。其中的质性个案研究的方式给予了听众极大启发,在分享研究经验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的发展。

    

                                                                                                                                                                                                       编辑:俞智诚